今天看到新华社、半月谈先后发表评论,题为《舆情应对“唯上不唯实”是一种“向上甩锅”》。
仅仅扫一眼标题就知道这是在批评谁了。此前武大诬告事件中,在专家联合鉴定和法院明确判决的情况下,对于肖同学的处分却迟迟未能撤下。
此后诬陷肖同学性骚扰的杨景媛甚至公开嘲讽法院判决与社会伦理,表示自己已被武大保研至香港浸会大学读博,肖同学到哪她就会把举报材料寄到哪,决不让他好过。
可怜的肖同学因为这件事身败名裂,在被杨景媛开盒曝光家庭隐私后,爷爷怒极离世,外公摔成了植物人,而自己也被取消法考资格,患上严重的应激障碍,自杀倾向高达80%。
肖同学都这样了,但杨景媛仍然赶尽杀绝,不仅把他的现在毁了,还要追杀他一辈子。愤怒的网友可能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于是扒出其毕业论文漏洞百出、涉嫌学术不端,质疑其保研严肃性。
在面对舆论一轮又一轮的汹涌澎湃,武大始终保持沉默,甚至采取鸵鸟政策,主打一个程序性装聋。直到多方呼吁武大纠错道歉时,校长才回应一句:“学校正在处理中”,至于何时公布结果,“要等上级安排”。
一句等上级安排,让本就沸腾的舆论瞬间石化。是吾等觉悟不够,还是尔等缺乏担当?当网友反应过来,不禁追问:武大是部属重点大学,张校长所指的上级是教育部还是宣传部?难道当初对肖同学的处分也是请示上级的?
明明是职权范围内的分内事,非要等上级发话;明明是事实清楚,应及时回应的问题,偏要层层上报耗到舆论升温。一段时间以来,“等上级通知”“听领导安排”成了一些地方和部门在面对舆情时的高频用语,这种行为实质是一种“向上甩锅”。
新华社这段话句句没提武大,但句句都是在批评武大。明明法院已有判决,事实清楚逻辑清晰,武大本可以依据判决立即摊销对于肖同学的处分决定,并迅速对网友质疑的杨景媛论文造假问题立案调查,但迟迟就是不见行动,一所百年名校的公信力,在“拖”字中被层层消解。
而国社的亲自下场,显示对于武大不担当不作为甚至甩锅上级的零容忍。这意味着关于武大诬告案很快就会有一个明确的结果。而缺乏担当的那些躺平式干部也在瑟瑟发抖。什么都等上级通知,那上级还要你做什么?这样“唯上不唯实”的干部恰恰是我党最痛恨的。
耐人寻味的是,早在2021年9月,中央第八巡视组对武大反馈了七条意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差距,校风学风建设存在不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差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选人用人导向不够鲜明等等。
如此对照这起诬告事件,合着四年啥都没整改啊。处分程序上仓促处分肖同学,暴露“校风学风失范”;杨某某问题论文全票通过,印证“师德师风建设短板”;校长“等上级安排”回应舆情,坐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那么,张校长为什么突然冒出一句“等上级通知”呢?是制度要求还是职业习惯?从新华社的表述来看,显然是后者使然。“向上甩锅”的背后是“既不对上负责,也不对下负责,只对自己负责”的精巧算计与明哲保身。
遇事不决问上级,有了指令才做事,即使处置失当,效果不佳,责任也难归咎于执行者。这种心态绝不仅仅表现在武大身上。其实很多单位都存在这种问题。本质上还是缺乏担当、规避问责的体现。
一些干部遇事只怕“得罪领导”,不怕“得罪公众”,将向上甩锅成为一门“官僚生存艺术”:名义上是请示汇报,实则是把球踢给上级。表面上是遵循程序正义,实际上是一种精神躺平、隐形失职。
肖同学的湿疹诊断书未被校方采纳;杨景媛漏洞百出的论文却一路绿灯。两处细节折射出高校程序空转的现实困境。当事实让位于舆情,专业屈从于权术,武大也不配一个大字。
高校之“高”,不在楼宇巍峨,而在精神独立、勇于担当。武大能否挣脱“等上级安排”的精神枷锁,将取决于武大是否有勇气把武大“郎“请回来,把“攀金”莲赶出去。
珞珈山的樱花年年都会开,也年年都会谢,但从没听说过她们要“等上级安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谢谢张维伊,贡献出25年内娱的第一个笑线,总经理刚被留置,副总又被立案调查!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对标苹果 HomePod Mini?谷歌 Home Speaker 音箱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