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第三代身份证内置北斗定位芯片的消息在微信群疯传,声称只要刷身份证,就能追踪到持有者的精确位置。这条看似高科技的谣言,短短三天内转发量突破500万次,甚至衍生出身份证被注销后仍能定位的升级版说法。但真相令人大跌眼镜——公安部权威人士证实:第三代身份证仍处于概念设计阶段,所谓定位功能纯属无稽之谈!
- 嫁接科技概念:将北斗卫星5G通信与身份证强行关联,制造国家监控全民的恐慌叙事;
- 利用隐私焦虑:宣称去商场几层楼都能被记录,戳中公众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
典型案例:某自媒体账号发布实测身份证定位视频,用PS技术伪造地图轨迹,单条视频涨粉12万,最终被平台封禁。
- 技术盲盒效应:68%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可能在身份证中植入监控功能,源于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误解。
- 信息茧房:算法推荐机制导致谣言内容越看越多,形成自我验证的认知闭环。
- 从众心理:家长群、业主群等封闭空间中,紧急提醒类信息传播速度比辟谣快4.2倍。
数据警示:国家反诈中心监测显示,此类谣言已引发127起电信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超380万元。
- 无源设计:身份证芯片无电池,需通过读卡器的电磁场供电,离开读卡器后无法工作。
- 存储限制:现有芯片仅存储姓名、地址、指纹等静态信息,容量不足1KB。
对比实验:将身份证放入金属屏蔽袋后,读卡器无法读取信息,证明其依赖物理接触而非远程信号。
- 能源需求:GPS模块需持续供电,功耗约50mW,而身份证芯片瞬时功耗仅0.1mW。
- 数据传输:定位信息需通过网络传输,而身份证芯片采用离线读取方式,无联网功能。
- 法律禁区:《个人信息保护法》明确禁止未经授权采集行踪轨迹,若身份证定位属实,需全国人大立法授权,而非部门规章就能决定。
专家观点:中科院微电子所研究员张磊指出,身份证定位的技术难度相当于用公交卡导航,完全违背物理规律。
- 原理动画:公安部通过中国警方在线D演示视频,直观展示身份证芯片的工作流程:读卡器发射电磁波→芯片线圈感应供电→传输加密数据→读卡器解码。
- 实验验证:在央视《焦点访谈》直播中,技术人员将身份证置于屏蔽盒内,证明其无法被远程读取。
- 立法依据:《居民身份证法》第三条明确规定,身份证功能限于证明公民身份,未提及任何定位条款。
- 执法案例:上海警方破获身份证定位诈骗案,犯罪嫌疑人谎称付费可查询定位,骗取23名受害者共计167万元。
- 研发进展:第三代身份证仍处于概念设计阶段,重点方向是安全升级,如采用国密SM9算法防止芯片被复制,增加挂失注销功能。
- 功能边界: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表示,身份证的核心功能是身份认证,任何涉及生物特征或动态信息的存储,都需经过严格法律程序。
- 官方信息通常通过中国政府网公安部官网等平台发布,带有内部文件独家爆料标签的内容需警惕。
- 政府若需监控特定人群,可通过手机信令、监控视频等现有技术实现,无需在身份证中植入芯片。
- 身份证若能定位,挂失后应立即失效,但现实中丢失身份证仍可被冒用,证明其无此功能。
- 法律风险:《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可处5-10日拘留。
- 案例警示:某自媒体因发布身份证定位谣言被约谈,账号封禁15天,罚款2万元。
- 官方平台:登录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可查询身份证真伪及功能说明。
- 正面案例:身份证芯片升级后,可实现刷证办事等便民功能,但需本人授权且通过专用设备读取。
- 反面教训:2024年某省试点电子身份证时,因部分群众误解为定位工具,导致项目延期。
- 数据调研:中国社科院调查显示,仅32%的受访者能正确区分身份证芯片与手机定位的技术差异。
- 科普建议:建议学校开设信息素养课程,企业开展防谣培训,提升全民辨别能力。
- 政策解读:第三代身份证研发过程中,应通过听证会、专家解读等方式,提前澄清功能边界。
- 舆情应对:公安部中国警方在线;等账号可采用短视频、互动H5等形式,快速拆解谣言逻辑。
当我们在地铁站刷身份证进站时,芯片中存储的只是姓名和身份证号;当我们在政务大厅办理业务时,读卡器读取的仅是授权信息。所谓定位功能,不过是科技恐慌催生的集体幻觉。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既要警惕黑科技噱头的诱惑,也要相信:真正的技术进步,永远是为了守护,而非监控。
加关税,涨军费!特朗普对日韩双线施压后,美“升级版”轰炸机参与三国联合空演
据CCTV国际时讯报道,美日韩11日在韩国济州岛南部举行联合空中演习。当地时间7月11日,美日韩在韩国济州岛南部公海上空举行联合空中演习,美战略轰炸机B-52H参与 图据IC photo。
岳阳晚报7月10日讯(周磊 李时雨)近日,岳阳市城运集团在该市中心医院新老院区间开展无人机物资运输,利用无人机送检样本、运送消毒器材,并配有医用级恒温箱,将原本近30分钟的运输时间缩短至10分钟左右,单次运送能力达10千克,实现点对点无人配送。
印航坠机致274死事故初步调查结果出炉,起飞后双发几乎同时断油,资深机长:燃油控制电门不可能误碰
7月12日,据新华社报道,印度航空事故调查局12日就一个月前印度航空客机坠毁事故发布初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涉事客机起飞后不久,两台发动机失去燃油供应。
报道称,特朗普在接受主持人、儿媳妇拉拉·特朗普的采访时说: “我当时没马上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一发击中了我,另一发打中了一个人,还有一发打中了另一个人,其中一发子弹击中了科里,他是一名消防员,一个非常棒的人,他当场身亡。
台制火箭在日本发射失败 #台湾火箭在日本发射失败 据共同社7月12日报道,12日上午,在日本北海道民间太空港“北海道航天港”,台湾晋升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日本法人“jtSPACE”开发的火箭进行了发射,但不久后坠落。(环球网、参考消息)#台制火箭在日本北海道发射后坠落
李梦很难体面告别国家队了吗?#李梦#宫鲁鸣#中国女篮#张子宇#东哥聊球
特大暴雨,长沙终于降温了,啥也没干赚了5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