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市委六届七次全会举行,会议将“全面培育创新开放富有活力的城市发展新动能”列为发展重要目标,要求聚焦提升城市创新策源功能和市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全方位植入城市内核,突出产学研结合、龙头企业带头、西部金融中心赋能,“四侧”协同促进“四链”融合打造创新综合体,加快走出一条以产业创新引领科技创新、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创新驱动发展路子......此次大会既是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发展难题、实现能级跃升的战略抉择。
创新是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是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作为全市重要的科创核心承载区之一,当前两江协同创新区正以创新为引领,全面推动科产融合创新,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集群,推动明月湖“聚人兴产”,加快打造产业创新高地和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积极做好城市发展的“后半篇”文章。
城市的特质,决定着发展的成色。对明月湖而言,创新的基因早已融入城市肌理。中国复眼、高温高强合金新产品、deepseek R1大模型一体机、哮天Sirius智能机器狗、旋翼固定翼自由切换无人机......近两年来,前沿的科研成果和产品陆续在明月湖“问世”,这些不仅是科研团队的最新研发成果,也正成为两江协同创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标签。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已累计搭建各类科研平台84个,促成科技成果转化730余项,引进孵化创新企业845家。
今夏7月,随着明月湖协同创新生态大会成功举办和明月湖实验室正式揭牌,更是将两江协同创新区的“创新地位”推上了一个新高度。
聚焦“科创+产业”,明月湖协同创新生态大会发布《明月湖协同创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突破产业关键技术或产生具有行业引领性标志性成果不低于5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引进孵化企业1000家。
同时,大会发布《明月湖科技创新服务清单白皮书》,立足科技成果产业化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构建全链条硬实力支撑平台和全要素软生态服务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明月湖实验室是重庆聚力打造“416”科技创新布局的四大实验室之一,其揭牌意味着明月湖推动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打造新质生产力策源地迎来又一里程碑。
中国工程院院士、明月湖实验室主任潘复生直言,明月湖实验室将最终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材料科创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化高地,为重庆在全球材料界举起一面大旗。
两江协同创新区以科技立城、以产业谋远,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级,推动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塑造强发展引擎“动力源”,培塑竞争优势“增长极”。随着创新引领、产业集聚、资金赋能、人才支撑、服务提升“五大行动”的落地实施,全力推动“四链融合”,明月湖产业创新和新质生产力策源地打造正在提速。
科创要塑城,更要聚人,实现创新城市和创新人才的相互赋能。近年来,两江协同创新区面向“33511”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和“416”科技创新布局,基于人才引育需求,持续导入知名高校院所优势学科和团队资源,打造创新策源“强磁场”。
国内首架氢能太阳能无人机、国内首个鸿蒙工业机器人操作系统、国内首个低空经济科研大模型、西南地区首个“DNA活字印刷术”......在明月湖,首个、首创已成创新的高频关键词,不仅成功“吸睛”,更吸引了人民日报、人民网、科技日报、重庆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和报道,这凸显了明月湖的热度,也彰显了明月湖人才引育和储备的厚度。
以DNA活字印刷术为例,该项目由中科计算技术西部研究院副院长段勃博士等领衔,联手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协同攻关,历时3年完成,创造性的以活字印刷原理,推出了一种新颖、经济高效的“DNA活字存储”系统,并成功研制出“DNA活字打印机”样机,可显著降低DNA存储系统的使用成本,相关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顶尖科学家、高端项目扎堆,自然形成“筑巢引凤”之势,引来大量的科研人才,明月湖的“智力源”正在激活。
目前,明月湖已集聚创新人才1万余人,依托科研院所,以多种方式引进国内外领军型和科研型高端人才,不管是“海归派”亦或“本土派”,他们已成为一支专注于基础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培育的重要支撑力量。
“明月湖美的不仅仅是自然的生态,还有能让人待得住、留得下的科创环境,两者相得益彰。”北京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北理工重庆创新中心智能焊接实验室负责人、海归博士于兴华表示,来渝短短几年,团队不但实现了做大做强,产品更是在高端制造领域得以广泛推广。
目前,于兴华博士已领衔攻克了焊缝射线检测数字化、智能化的关键技术难题,成功开发出领先国外一代的焊缝缺陷智能检测软件和精准缺陷识别大数据模型。
扎根的还有海归博士欧阳一鸣、本土博士李落星,前者领衔开发出主要用于锂电池生产硅碳负极材料,产业化在即;后者聚焦铝合金车身材料开发,攻克了多项国外“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在明月湖,一条创新链,将产业与人才牢牢“系”在了一起。
根据《明月湖协同创新行动计划》之“人才支撑行动”,将聚焦本地重点产业,打造明月湖卓越工程师联盟,推动与重点企业共建产教融合联合体,开展“订单式”人才联合培养,提出到2027年,新增培育卓越工程师不低于1000人,新增校企联合培养硕士、博士不低于3000人。当前,两江协同创新区以创新为引领,聚力做好产才融合文章,通过人才的引育用,正全方位推动人才与产业同向共兴、彼此成就,不断塑造人才引领驱动的良好态势。(孙建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32岁英国女子跳伞坠落身亡!确认了,系自杀!调查组:事发前一晚与26岁男友分手,此前交往8个月
两儿仨爹后续:大儿质疑鉴定结果,知情人再爆猛料,全村人看笑线号,5家BG大游官方网站公司实控人、董事出了事!
川青铁路一大桥绳索断裂,7人遇难,该桥两月前刚封顶,原计划本月底合龙,应急管理局回应